四季流转,何以华师?
文华特稿
开局之年,当有开局之势、开局之气、开局之为。新年伊始,官微特开设 # 文华特稿 # 专栏。开栏之为,意在瞄准学校改革发展过程中的重磅经验、重要节点、重大事件,旨在提振信心、凝聚人心、温暖民心,为建设教师教育领先的世界一流大学凝心聚力。
阳春三月,草长莺飞,风清景明。初来江城,很多人曾携三两好友,去过迄今已六百余年的历史文化街区——昙华林。
这里融合了中华传统和西方古典的历史建筑,见证了中西文化的碰撞和交融。更为巧合的是,学校的三所前身——华中大学、中华大学、中原大学教育学院都在昙华林,这意味着百廿华师的真正根脉就在昙华林。
走进昙华林,映入眼帘的便是特一号建筑——翟雅阁博物馆。钢木混合、重檐庑殿、红墙斑驳……这种风貌的大体量历史建筑,在国内可谓是所剩无几,几令老一辈校友魂萦梦牵,如今还在风雨中默默述说着那一段段筚路蓝缕。
朴园、榆园、文学院、颜母室……流连在那一幢幢中西合璧、斗拱错落的老建筑前,不知是否有人依稀看到了韦卓民、陈时、潘梓年等一校之长的夙兴夜寐,看到了黄侃、钱基博、包鹭宾等学术大师的博闻强识,看到了恽代英、林育南、刘绍南等革命先烈的慷慨激昂。
▲私立武昌华中大学全体师生合影(1934年)
为什么要千金散尽、一心教育?
陈时在父亲面前长跪不起、以死明志,“教育强国,正逢其时”。
为什么要节衣缩食、苦苦支撑?
韦卓民着补丁西装远赴异国、筹款办学,“一定要把华大办下去”。
为什么要从零起步、白手起家?
潘梓年就像永远燃烧的一团火,“这是中原人民最迫切的需要”。
历史,要经过时间的沉淀,才能看得清楚。
历史,要经过猛火的淬炼,才能识得滋味。
历史,要经过大浪的淘沙,才能具有映照现实、远观未来的伟力。
盛夏七月,烈日当空,烁玉流金。每年此时,都会有师生暑期社会实践队从武汉出发,前往云南大理“寻根”。
今日大理,苍山枕着白云,洱海披着月光,是很多人心中的“诗与远方”。看大慈寺的千年古韵,看崇圣寺的三塔凌云,看古朴城镇的繁花似锦,看白族人家的庭院深深……时光倒流,你所拍照打卡之地,却是前辈先贤流浪之所。
1938年7月华中大学举校西迁,先后辗转长沙、桂林、南宁,取道越南,转向昆明,于1939年3月到达喜洲,在大慈寺办学长达八年。炮火的隆隆,风烟的滚滚,人心的惶惶,仍是掩盖不住大慈寺的朗朗读书声。万里奔波,缺衣少食,时时担心,刻刻受怕,依然可以不落下一节课,依然可以做出蜚声国内外的学术成绩。
▲云南大理喜洲办学旧址(大慈寺)
玉皇阁、奇观堂、张公祠、四方街……当时的学生、后来的教授张湘泽曾被问及“是否怀念喜洲”,他说,爬也要爬到喜洲,这里是他做梦都在思念的地方,感激喜洲人民在那个战乱的年代,给了他一个安静读书的地方。所以他告诉家人,去世后一定要将骨灰的一半送往喜洲。
要当什么样的老师?
章开沅说,“真正的学者要具有超越世俗的纯真与虔诚。工作对于他们来说,奉献更重于谋生,其终极目的则在于追求更高层次的真、善、美。惟有如此,才能不趋附、不媚俗、不出违心之言。”
要当什么样的学生?
邢福义说,“‘猪往前拱,鸡往后扒’。首先,拱和扒,意味着要奋斗、求生存、求发展。其次,猪只能拱,鸡只能扒,它们各有各的办法。再次,两者没有优劣之分,关键在于怎样才能发挥自身优势。”
“绿魂”姚水印、“轮椅教授”刘盛佳、“将苦难诵成诗”李荣龙、“特教男孩”尹宝玄……无论泥土、磨难、灾厄如何覆压,旺盛的生命力偏要击穿顽石,就是要开出不一样的花。
苍山不墨,洱海无弦。鞠一次深躬,敬广大师生。
金秋十月,天高云淡,叠翠流金。赶上天公作美,桂花馥郁飘香,无数校友今年从天南海北赶回了精神的原乡。
驻足美丽的桂中路,仰望参天大树,聆听鸟语虫鸣,尽享桂子馨香,心灵仿佛得到了暂时的休憩。为社会输送了60多万名优秀人才,近40万人将一生奉献给了教育事业,这两个数字背后是百廿华师肩扛的责任。
原来母校还记得?是的,母校从来都记得。无论深山还是边疆,无论库区还是小岛,无论平坦还是泥泞,无论跋山还是涉水,每一个晨光出现的拂晓,每一个蜡烛点燃的深夜,总有自己的孩子在远处焕发光彩。
西区学生宿舍、桂香园、喷泉广场、文华公书林、博雅广场……重回少时的校园,耳边似乎再次响起老师们的教导,生活中的疲劳困倦一扫而尽。这一次,你好像有点明白了什么是“芝兰生于深谷,不以无人而不芳”,也更加坚定了“路虽远,行则将至;事虽难,做则必成”的信念。
总有人愿意像“武汉楷模”程启明一样,坚持40年手写400万字教案,要当一名学生问不倒的老师;
总有人愿意像“全国最美教师”夏雪一样,足迹遍及四川偏远贫困山区,只为了那一双双求知的眼睛;
总有人愿意像“大山守梦人”刘秀祥一样,走在黑暗中却成为了别人的光,用演讲等方式牵线资助4800多名学生……
师者,以身为木,以心为火,高高耸立,熊熊燃烧。师者,闪耀着对他人生命的共情,体现着对世间柔软的理解。校庆结束,又要离别,校训石前,站立良久,只为再看看“求实创新 立德树人”这八个大字。
桂子山上,南湖岸边。撷一缕芳香,敬万千校友。
寒冬腊月,岁暮天寒,积雪封霜。今年,廖美珍、张崇光、喻光明等几位银龄教师继续留在了中国最西部的城市——新疆喀什。
努力了一辈子,为什么在本该享享清福的年纪,毅然选择了一条支教道路?很多人可能去过西域边疆,沙漠里的胡杨树风骨凛凛,挺立于风霜之下,傲立于雨雪之中,忠诚地守望着家园。前往新疆援教的退休教师一共有12名,“万里赴疆,无畏阻长,今虽白首,依做胡杨。”
不止于此,乡野田间,实验室里,图书馆中,课堂之上……奋斗的身影数不清,感人的故事说不完,大爱的精神道不尽。一草一木,皆有故事;一砖一瓦,可成文章;一生一师,均有感怀——
一年来,我们通过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,与贵州师大、湖北师大、南宁师大、汉江师院、遵义师院、黔南民族师院“双向奔赴”;
三年来,我们陆续实施“优师计划”“强师计划”“国优计划”,为广大中西部地区培养一批下得去、留得住、教得好的优秀教师;
二十六年来,我们的研究生支教团累计派遣356名志愿者前往青海、新疆、云南、宁夏等地开展支教服务……
一步一脚印,一步一坚守,再看来时路,平坦且悠长。曾经有老校友说过,华师经历了校址几迁、校舍几毁、校名几更,有过好几次生死存亡的关头,但最终还是顽强生存了下来。靠的是什么?靠的就是一种精神。
强烈推荐
华中师大宣传部融媒体中心
编辑:周艳芳 柳林萍(实习) 阮席筱轩(实习)
撰稿:文华特稿工作室 毛军刚
图片:尹钰洁 周权
责任编辑:毛国樨
审校:秦恒 马俊